案情简介:
圆圆还在上大学,一次意外中弄坏了室友的手机,因为担心父母责怪,圆圆决定自己处理这件事情。通过手机广告推送,圆圆找到一个线上贷款平台,仅凭身份证就可以下款,业务员陈某也主动加了她的微信。
很快,第一笔数额为3000元的贷款顺利下放。一个月后,除了每月生活费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的圆圆开始违约。
而催收员陈某便将这笔债务转让给了另一家贷款公司。在套路贷的专业术语中,这一操作叫作“平账”。实际上,两家公司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有时甚至是同一个老板,就像将右口袋的钱还到了左口袋。
此后,这样的转让在十多家公司一再上演,而原本3000元贷款,也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一年多的时间里,增长到69万元。
从刚开始是小额,之后就是大额,还不清就有高额利息。由于害怕,圆圆一直捂着这件事,直到恐吓信息接连出现在当初填写的相关联系人的手机上,这其中都是家人和朋友。
远在老家的父母被吓坏了,他们四处筹钱,想填补这个窟窿。但一系列恐吓、羞辱,并没有就此停止。
套路贷如此猖獗的原因,在于高额回报率,从事催收业务的人员有着高额的提成。。
并且套路贷还具有严密的层级。据介绍,一个贷款平台一般分为5个层级。第一层是中介人员,通过网络发放各类贷款广告;第二层是客服人员,需要了解贷款学生资金需求,收集个人信息;第三层是审核组,确认贷款学生身份真实性,核实父母的电话以及每月固定生活费;第四层是合同制作组;第五层是财务放款组。
平台也会看人下单的。比如不会借给农村单亲家庭的孩子,不会借给公检法院校的学生,以及父母是公检法单位工作人员的学生。
与此同时,一些网络平台的信用积分也成为套路贷审核放款的重要依据,随便打开一个贷款APP,发现一般要求芝麻信用在550分以上。
为了洗清“高利贷”的嫌疑,“套路贷”会在合同制作上“煞费苦心”。“最早借助‘阴阳合同’‘虚增债务’‘制造资金走账流水’‘转单平账’等方式‘洗钱’。现在已经将借贷合同伪装成租赁合同。
学生只是诱饵,家长才是目标。
有资金需求的大学生很快会钻进“套路贷”的圈套。1个月后,便是贷款平台的“收网”时间。超过还款时间1分钟,就至少收取500元的滞纳金,此后,每天加收5%的利息。
为了催款,这些非法网贷平台会对贷款学生频繁进行电话、短信骚扰,并向其之前登记联系的相关父母朋友发送催款信息。
这一招屡试不爽,爱面子、珍惜孩子前途的家长大都会乖乖还钱。但在贷款本金与利息陆续回流时,套路贷的套路还没有走到尽头。撤销借条费、撤销资料费又是新的支出,从300元到无限多。而这笔收费属于敲诈勒索。
学生只是诱饵,等他们上钩,钱就由父母来还了。有时,他们甚至会用“提起诉讼”的方式逼迫贷款学生还钱。“制作合同时,已经将借款合同变成了租赁合同,在双方明晓利害的前提下,这份合同具备法律效力。法官再同情你,也只能相信证据,而不是你的眼泪。
众志成城,全员一心
专业、专致的律师团队
不像集体,更像一家人
诚挚的问候与服务
想你所想,为您做得更多、更好
不做任何虚假的承诺
严格保护您的隐私
众多的成功案例
为您的官司保驾护航
标准化的办案流程,严格案件质量
更快、更好保障您的合法权益
确保专人,做最专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