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和指纹都在裸奔。
在信息化加速发展的现在,出门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搞定一切问题,无论是打车、购物,还是吃饭啊等等。
而这其中,人脸识别、指纹验证等技术正逐步普及,但享受科技进步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个人生物信息被泄露、滥用等风险。
那么从下面两个案例,来简单说下“刷脸”时代所存在的风险吧。
1.王某与潘某在上海市嘉定区某一商场聊天过程中,获知了潘某的身份证信息及名下农业银行卡信息等遂使用手机冒用潘某身份信息注册支付宝账户,并以拍照为名诱骗潘某通过人脸识别。而后王某即以该支付宝账户绑定了潘某名下的农业银行卡,并从该卡中支取人民币10000元使用。
2.白某以自己可以办理信用卡和贷款业务为由,在帮助他人在手机上办理“飞贷”APP业务时,利用他人提供的身份证信息、手机号及人脸识别等,在被害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在被害人的手机上另行操作“平安普惠”手机贷款,并将所贷款项转入其及其前妻曾某的名义申请的“平安普惠”账户内,将“平安普惠”APP卸载后把手机归还被害人,后提取现金用于消费。
上述两起案件中,均是利用人脸识别来获得被害人的钱款,可见在有些情况下,人脸识别的便捷性与安全性不可兼得。
一旦带有唯一性的生物特征数据被别有用心的他人盗取利用,会造成个人信息安全、生命财产安全等相关问题,而且会导致大量深层信息被挖掘、曝光,给公民造成物质和精神上的极大损害。
个人生物信息与我们平时设定的密码不同,如果密码泄露,我们可以随即换一个密码。
而个人生物信息一旦泄露,就是终身泄露,会将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置于更大的不确定性中,进而引发一系列风险。
众志成城,全员一心
专业、专致的律师团队
不像集体,更像一家人
诚挚的问候与服务
想你所想,为您做得更多、更好
不做任何虚假的承诺
严格保护您的隐私
众多的成功案例
为您的官司保驾护航
标准化的办案流程,严格案件质量
更快、更好保障您的合法权益
确保专人,做最专业的事